倍加福感应式传感器由高频振荡电路、检波电路、放大电路、整形电路及输出电路组成。检测用敏感元件为检测线圈,它是振荡电路的一个组成部分,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为 。当检测线圈通以交流电时,在检测线圈的周围就产生一个交变的磁场,当金属物体接近检测线圈时,金属物体就会产生电涡流而吸收磁场能量,使检测线圈的电感L发生变化,从而使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减小,以至停振。振荡与停振这两种状态经监测电路转换为开关信号输出。 需要注意的是:与电容式接近传感器相同,电感式接近传感器检测的被测物体也是金属导体,非金属导体不能用该方法测量。振幅变化随目标物金属种类而不同,因此检测距离也随目标物金属的种类而不同。 倍加福感应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它是把被测量如位移等,转换为电感量变化的一种装置。按照转换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自感式(包括可变磁阻式与涡流式)和互感式(差动变压器式)两种。 变磁阻式传感器当一个线圈中电流i变化时,该电流产生的磁通Φ也随之变化,因而在线圈本身产生感应电势e,这种现象称之为自感。产生的感应电势称为自感电势。 
变磁阻式传感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它由线圈、铁芯和衔铁三部分组成。铁芯和衔铁由导磁材料如硅钢片或坡莫合金制成,在铁芯和衔铁之间有气隙,气隙厚度为δ,传感器的运动部分与衔铁相连。当衔铁移动时,气隙厚度δ发生改变,引起磁路中磁阻变化,从而导致电感线圈的电感值变化,因此只要能测出这种电感量的变化,就能确定衔铁位移量的大小和方向。 特点:变磁阻式传感器具有很高的灵敏度,这样对待测信号的放大倍数要求低。但是受气隙δ宽度的影响,该类传感器的测量范围很小。 可变磁阻式传感器自感 自感L与气隙δ成反比,而与气隙导磁截面积S0成正比。 灵敏度S与气隙长度δ的平方成反比,δ愈小,灵敏度S愈高。为了减小非线性误差,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取。这种传感器适用于较小位移的测量,一般约为0.001~1 mm。 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互感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中的互感现象,将被测位移量转换成线圈互感的变化。由于常采用两个次级线圈组成差动式,故又称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 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输出的电压是交流量,如用交流电压表指示,则输出值只能反应铁芯位移的大小,而不能反应移动的极性;同时,交流电压输出存在一定的零点残余电压,使活动衔铁位于中间位置时,输出也不为零。因此,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的后接电路应采用既能反应铁芯位移极性,又能补偿零点残余电压的差动直流输出电路。 把被测的非电量变化转换为线圈互感变化的传感器称为互感式传感器。这种传感器是根据变压器的基本原理制成的,并且次级绕组用差动形式连接,故称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 
差动变压器结构形式较多,有变隙式、变面积式和螺线管式等。变隙式传感器的结构原理如图2所示。 图中r1a与L1a , r1b与L1b , r2a与L2a , r2b与L2b,分别为W1a , W1b , W2a, W2b绕阻的直流电阻与电感。 电涡流式传感器金属导体置于变化着的磁场中,导体内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电流像水中旋涡一样 
在导体转圈,这种现象称为涡流效应。电涡流式传感器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 根据法拉第定律,当传感器线圈通以正弦交变电流I1时,线圈周围空间必然产生正弦交变磁场H1,使置于此磁场中的金属导体中感应电涡流I2,I2又产生新的交变磁场H2。 采购进口工业备件为什么要选择上海维特锐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四大优势: 1.公司成立时间久远,经验丰富。 2.产品范围广,进口品牌都做。 3.分公司进驻德国,直接德国原厂拿货。 4.大部分产品可自行报关。 三大保障: 1.公司的资质和地点无条件供您调查。 2.公司只做*,假一罚百,假一罚啥都行。 3.价格好,量大可给超优势价! 倍加福感应式传感器库存型号:NBN25-30GM50-E0 NBN25-30GM50-E0-V1 NBN25-30GM50-E2 NBN25-30GM50-E2-V1 NBN2-8GM40-E0-V1 NBN2-8GM40-E2-V1 NBN2-8GM40-Z0 NBN3-F31-E8-K NBN3-F31-E8-K-K NBN3-F31-E8-V1 NBN3-F31-E8-V18 NBN40+U5A+B3 NBN40+U9A+B3 NBN40-L2-A0-Q2 NBN40-L2-A0-V1 NBN40-L2-A2-Q2 NBN40-L2-A2-V1 NBN4-F29A-E2-C NBN4-F29-E0 NBN4-F29-E2 NBN8-18GM60-WS NCB1,5-6,5M25-N0 NCB1,5-6,5M25-N0 NCB1,5-8GM25-N0 NCB10-30GM60-Z0-V1 NCB10-30GM60-Z1 NCB10-30GM60-Z1-V1 CB10-30GM70-B3- NCB10-30GM70-B3-V1 NCB10-30GM70-B3-V1 此信息版权归上海维特锐所有,如需了解更多详情,请点击:德国P+F倍加福 |